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

第四章 自律神經失調與陰陽失衡

   
 (點擊上方圖片進入王群光自然診所官網)

王群光自然診所: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71號10樓
諮詢電話:886-2-23671086
LINE ID:0919730053
 Wechat ID: a0919730053


一、自律神經對人體的重要性

人體的周邊神經系統可分為體神經及自律神經兩種。體神經又分為感覺神經及運動神經。體神經是可以由人的意識來主動指揮控制的,進行日常清醒時的大部份活動,如行走、進食、說話等。體神經雖然主管了所有的體表感覺神經及隨意肌的活動,但只佔人體總神經活動的10%,其餘90%的神經活動是由自律神經管控的


自律神經主宰了人體一切內臟及腺體的活動,人體的不隨意肌都是由自律神經所管控的,構成胃腸道、輸尿管、膀胱、肺臟、心臟的肌肉都是屬於不隨意肌,也都是受到自律神經調控主宰。
人體的心跳、尿液排放、流汗、消化及荷爾蒙分泌,也是由自律神經來自動管理,人所必須做的,就是不要用意志力去破壞這種平衡,讓自律神經能夠自行順利運作。

二、自律神經失調與陰陽失衡的異同
中醫學認為人體疾病乃是肇因於陰陽失衡,西醫學則認為免疫失調是除了遺傳以外大部份疾病的成因,而自律神經失調正是免疫失調的上游。
基本上,『陽』可代表交感神經,『陰』則代表副交感神經。陰陽與副交感交感神經具高度重疊性。但中醫的『陽中有陰,陰中有陽』的論述,又較西醫更為深入寬廣,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
中國之陰陽學說成形已有三千餘年,在公元前一千年問世的《黃帝內經.素問》中,即詳載有關陰陽失衡之分類。下表將兩者並列以資比較參考:








三、交感神經活性增加的可能原因:
 

1.體質因素 : 有些人因天生體質的關係,HRV檢測呈現交感、副交感皆高的第四型,也就是陰陽兩盛型。但如果未妥善保養,通常會提早衰變成第一型→第三型→第五型自律神經失調。
2.內分泌腫瘤(如鉻細胞瘤、類瘤等): 有些內分泌腫瘤會分泌促使交感神經亢奮的物質。
 

3.服用減肥藥者:
許多減肥藥都有增加能量消秏,促進脂肪燃燒的功效,也就是經由提升交感神經來進行身體物質的異化作用。
 

4.甲狀腺功能亢進者:
甲狀腺是陽性荷爾蒙,會增加心跳及呼吸率,增加基礎代謝。
 

5.緊張、壓力、沮喪、憂鬱、熬夜工作,以及不易入睡、多夢、淺眠、易驚醒等睡眠障礙。
上述情況會促使交感神經在短時間內升高,體內的神經傳導物質,如Epinephrne(腎上腺素)、 Norepinephrne(正腎上腺素)也伴隨增加 ; 但若長期持續交感亢奮,會使元氣秏盡,交感神經活性反而會降低,且通常伴隨副交感及SDNN同時降低 ; 長期值大夜班的年輕人,幾乎都呈第三型(三低)自律神經失調,也就是未老先衰 ; 用縮短的生命去交換大夜班稍高的工資,是非常不划算的;第三型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,腎上腺已疲乏(Adrenal Fatigue),再也分泌不出適量的腎上腺荷爾蒙。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陽(交感)虛。陽虛者,通常陰(副交感)也虛,就叫“水火不足”。古之養生學勸人要心平氣和,不要太亢奮,也不要太動怒,是有科學根據的。
 

6.食物: 服用含咖啡飲料(茶、咖啡)、含擬交感神經藥物(感冒藥、止流鼻水藥、止咳藥)、補陽的中藥如高麗人參以及長期嗜食辣椒者,其交感神經活性會不正常的升高。曾有一位68歲的男性,交感(LF)高達180(正常為67),筆者看了一眼數據,就順口說了一句:你不可吃辣椒,患者嚇一大跳,因為辣椒正是他每天非大量吃不可的嗜好食物。

四、交感神經活性降低的可能原因:
1. 年齡老化 : 交感神經活性都會伴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呈現生理性的降低,為正常現象。
2. 甲狀腺功能低下:
不論是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疾病、接受手術切除甲狀腺、抗甲狀腺藥物、碘131治療等患者都會呈現交感低下的症狀。
3. 有服用β-阻斷劑藥物 : 如Inderal、Concor、Tenormine等。
4. 血管張力不足(Vasomotor Collapse):
過敏性休克時,交感神經活性降低,這時的首選藥物是Epinephrine
(Bosmin),可迅速恢復血管張力。
5. 菌血症、敗血症患者。
6. 癌症末期患者。
7. 接受化療或放療的癌症患者。
 

五、副交感神經活性增加的可能原因:
 

1.感冒:
在病毒入侵感染時,人體會啟動副交感神經來促進淋巴球出動對抗病毒,即發動特異性免疫功能。人在感冒時會覺得很疲倦沒精神,常昏睡一整天,就是因為副交感升高的緣故。
 

2.過敏或自體免疫疾病:
人體對付分子量較小的入侵蛋白質
(如來自食物)抗原及病毒的方法,都是經由啟動副交感神經,策動淋巴球來製造抗體。HRV檢測若發現副交感高的患者,詢問其病史,8-9成都會回答有過敏病史 ; 至於已經確認有過敏性或自體免疫疾病之患者,在尚未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之前,絕大多數都呈現副交感較高。
 

由於人在睡眠狀態時,也會呈現副交感高於交感的狀態,因此對初診的副交感高患者,必須再做一次HRV,確認是在清醒狀態下的檢測,才不會誤判
 

患者清醒時之副交感若仍極度偏高,應建議他做IgE及IgG免疫球蛋白之檢測(此二種佔免疫球蛋佔之絕大部份),就算IgG、IgE均呈現正常,IgM、IgA、IgD單珠抗體高的可能性也必須排除。

3.運動員:
有經常運動者,副交感常較高,這也是運動對自體健康有益的證據。
 

4.服用助眠劑:
有長期服用助眠劑如stilnox者,常呈現副交感高,這有可能是藥物的功效,也有可能是睡眠品質變好後的間接效果。
 

5.高壓氧治療:
在做高壓氧期間,細胞可得到充足的氧氣,跟做運動或調息運作的效果類似。高壓氧用在治療末稍循環不良,瀕臨截肢的糖尿病患者身上,往往有極佳效果。在其他各種慢性病的治療上,也被運用得相當普遍。人們雖然對高壓氧治療之效果讚譽有加,但大部份人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,它能提升副交感神經活性其實是最核心關鍵的因素之一。這也可以解釋坊間有人對高壓氧美容樂此不疲的原因。
 

6.服用健康食品或中藥:
服用omega-3可顯著提升自律神經活性。有“滋陰”作用的中藥,往往也都有提升副交感的作用。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滋陰聖品就是枸杞。不過報載市售枸杞很大比例有農藥殘留及染色的問題,選購時不可不慎。


曾有一情緒低落的40歲憂鬱患者,交感神經活性及副交感活性不及正常的三分之一。她自作主張,把十天份的紫蘇油,3天就喝完,自覺心情過好、快樂得像小鳥ㄧ樣吱吱叫個不停,重測其HRV,LF、HF均同步上升至正常人的3倍,自律神經活性年齡提升了10歲;以食療提升自律神經活性宜循序漸進,不必操之過急。
 

7.壓力過大:
有少數體質潛力夠好的人,在極大的壓力下,會呈現副交感及交感都雙高的情況,且維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。然而時間久了,副交感還是會先行降低,這就是中醫學所謂的“陽勝則陰病”的由來。
 

8.長期睡眠品質不良
某些人因晚上交感神經亢奮睡不著,白天反而副交感變高,昏昏欲睡。
 

六、 副交感神經活性降低的可能性
 

1、年齡老化:
副交感神經活性會伴隨年齡的增加而呈現生理性的降低,為正常現象。
 

2、睡眠障礙:
副交感神經活性降低,是睡眠障礙的原因,也是結果。
 

3、更年期之影响
更年期婦女、副交感常呈急速降低,這也是引起更年期症侯群的重要機轉 ; 服用能提高副交感神經的食品或中藥,通常有助於更年期症狀之改善。若補充女性荷爾蒙,也會增強副交感神經活性,從而增加細胞內cGMP的水平,這也就是荷爾蒙的生化機轉。
 

4、尿毒症
腎臟若喪失排除代謝廢棄物的功能,導致尿毒症,會影响到全身每一個細胞,副交感及交感活性都同步降低,提前老化。
 

5、多種重大疾病:如糖尿病、冠心症 憂鬱症、焦慮、陽萎。
副交感主導人體營養物質之消化吸收,運送至身體各處以及回收代謝廢棄物排出身體外。副交感一旦低下,就像物流公司運輸受阻,垃圾車無法回收廢棄物。因此副交感過低是各種代謝性疾病的遠因,也互為因果。
 

副交感的提升,有助於緩和各種疾病的惡化進程,其中效果最顯著的就是陽萎。男性患者的副交感提升至某程度時,常會主動欣喜的向醫生提及又能重新勃起,性功能好轉這件事。


初期尚未有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,若能經由運動、食療或滋陰中藥來提升副交感神經活性,往往可完全擺脫對降血糖藥物之依賴,冠心症亦然 ; 但這種以提升副交感神經活性來使疾病改善的觀點,對大多數醫師民眾而言,仍屬前所未聞。
 

小結:
其實HRV自律神經之檢測,係正統西醫學重要工具,在西方醫學先進國家已率先應用多年。但因HRV檢測儀售價昂貴,健保給付不但低(只有560元,申報代號20039B),健保局又給得不乾脆,常會被刪減。就算在總額支付制度之下有給付,也會排擠其他申報項目,因此除非是醫師個人特別有興趣及堅持要引進使用HRV,否則醫院財務管理階層並不會特別加以鼓勵。
目前由於運用雲端技術製造的HRV檢測儀已上市,不必秏費百萬來購買,可租賃使用,成本大幅降低,有望日益普及化。



七、自律神經失調引發的疾病

八、長期節食引發自律神經失調,反變胖
 

   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,美國舊金山加州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研究人員以121名節食婦女為研究對象,這些婦女在3星期中每天攝取1,200大卡熱量,是一般婦女每日建議攝取量2,000大卡的6成。
     研究開始前和結束後,研究人員對這些婦女各採取一次唾液檢體加以比較,發現她們唾液中的壓力荷爾蒙,即腎上腺皮質醇在這3周內大幅增加。可能是因為攝取熱量不足,身體為增加能量而自動大量分泌腎上腺皮質醇。腎上腺皮質醇(Cortisol)增加,反而會讓某些人體重不減反增。
     研究人員還要求這些婦女鉅細靡遺記錄每天吃了哪些東西,以及感覺如何,發現許多人在節食期間心理壓力變大。
 

    相關論文已發表在《身心醫學》期刊。研究人員表示,長期處於壓力下,可能提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和癌症的風險,節食可能加重壓力負擔,後果不容輕忽,醫師要嚴格限制患者飲食前,最好三思。
 

    倫敦聖喬治醫院首席飲食營養學家柯林斯說,節食者每天攝取熱量應在1,500到1,800大卡,加上規律運動,「攝取熱量太低會出問題」。
營養過剩固然會變胖,節食過頭,熱量不足也會因為固醇類荷爾蒙的分泌增加而變胖。
     節食者若同時補充足量的“OMEGA-369”油脂,一方面提供足夠能量以避免使交感神經亢奮,分泌過多固醇類荷爾蒙Cortisol(可體松),使自律神經得到平衡,一方面又補充了足夠的Omega-3,使副交感神經生理活性提升,從而降低交感/副交感(LF/HF)比值,可減少可體松的分泌。這就是吃正確比例的油脂,反而可用於減肥的生化機轉。這點必須詳加解說,否則大部份人聽到吃油減肥的說法,都有如丈八金鋼,摸不著頭。



欲知詳情可下載全文:下載點這裡
回到線上看主目錄

   
 (點擊上方圖片進入王群光自然診所官網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